阿里巴巴據報研發新晶片替代輝達
近來市場震盪,部分原因與 Marvell (MRVL) 財報不如預期有關,但更受矚目的焦點,是 阿里巴巴 (BABA-US) 推出了一款全新的 AI 推理晶片。這項研發不僅旨在推動中國的自主化進程,也意味著對輝達依賴的逐步減少。
與過去由台積電代工、僅能應用於特定場景的晶片不同,這次的產品由中國本土廠商製造,並且與輝達平台相容。這種設計讓工程師能夠沿用既有的軟體工具,降低轉換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定位並非 AI 訓練,而是專注於需求急速上升的 推理應用。
在美國持續收緊中國取得先進晶片與製造技術的限制下,阿里巴巴的這一步棋格外重要,象徵中國努力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並強化產業鏈自主化。阿里巴巴同時展現了在 「AI + 雲端」 領域長期投入的決心,規劃未來三年斥資 530 億美元 用於相關基礎建設。
國產 AI 晶片的崛起不僅止於阿里巴巴。
- 寒武紀 本季主力產品「思元 590」訂單大幅成長,營收達 2.47 億美元,股價同步飆升,顯示市場對國產替代方案的高度期待。
- MetaX 這家上海新創,在 7 月推出了 H20 替代晶片,採用雙晶片組合的方式提升效能,雖然耗能較高,但正積極爭取量產機會。
- 華為 的昇騰系統則透過堆疊與集群展現推理計算能力,部分性能甚至逼近輝達最新的 Blackwell 系統,儘管功耗仍是主要挑戰。
更值得關注的是應用端的快速跟進。像 DeepSeek 這類 AI 新創,已經結合國產晶片與模型創新,並在社群平台掀起投資熱潮。Interconnected Capital 創辦人 Kevin Xu 便指出,這種 「軟硬協同」 的發展模式,可能會比外界預期更快地縮短中國與美國在 AI 領域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