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重要財報!輝達發布財報財測皆優於預期,盤後股價仍跌

最終業績披露顯示,儘管英偉達的營收和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當季營收爲467.4億美元,同比增長56%,高於市場預期的462.31億美元;淨利潤爲264.2億美元,同比增長59%,摺合每股收益1.05美元,高於預期的1.01美元。但由於最關鍵的數據中心業務連續兩個季度收入略遜於預期,且業績指引整體不溫不火,並未能大幅超出市場共識,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還是出現了下挫。


行情數據顯示,這家全球市值最高企業的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跳水逾5%,不過跌幅此後有所收窄。當然,2025年至今,英偉達股價仍累計上漲逾三分之一,遠遠跑贏了SP500近10%的年內漲幅。

輝達財報2025Q3收.png 482.33 KB


那麼,對於這份備受市場矚目的英偉達業績,華爾街機構眼下是如何看的呢?


以下是我們對部分市場人士最新評論的彙總:

  • VanEck Associates產品經理Nick Frasse

我的看法是,這些業績數字並非出乎意料,市場反應也合乎情理。

市場已經開始考慮到,儘管存在逆風和諸如英偉達必須支付多少費用才能繼續向中國銷售等問題,英偉達的業績仍能繼續超越大多數預期。隨着投資者更深入理解其商業模式,其盈利超預期和每股收益增長已趨於常態化。在市場狂熱初期,其業績暴漲看似憑空而來——當時無人預料這家遊戲顯卡公司能實現如此驚人的AI轉型。而如今審視其商業模式,可見其既無垂直整合企業的資本支出拖累,又能充分受益於超大規模企業持續投入AI領域的巨額資金。

我們正好在一年前的今天,推出了VanEck無廠半導體ETF,英偉達目前是其最大持倉,佔該基金資產的20.67%。這些結果使我們相信超大規模公司沒有放緩腳步,而且現在的情況是,隨着「七巨頭」公司持續增長,所有因素都在複合地對它們有利。這項技術正推動它們的營收增長——然後它們又將更多營收投入到更多技術上。

  • 2040 Advisory首席Taufiq Rahim

英偉達營收的最大驅動力是(數據中心)計算業務,而二季度是該業務領域自披露報告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滑,儘管1%的降幅被網絡業務的增長所掩蓋。這是該公司持續滿足華爾街超高速增長預期所面臨的整體挑戰的一部分。此外,英偉達當季整體營收環比僅增長6%,是自AI熱潮開始以來首次出現個位數而非兩位數的環比增長。


未來若無法與中國達成協議,可能將引發市場對科技巨頭未來營收預期可持續性的質疑。此外,由於營收模式相互關聯,傳染風險極高。若如(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所言人工智能領域正處於泡沫之中,則近期標普500指數的升勢將顯得估值過高。

這份業績的影響在中期內是看跌的,但短期內可能不會產生影響,因爲整體人工智能行業——不僅在美國,也在全球市場,都存在內生性的增長驅動力。


  • Graniteshare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Will Rhind

市場早已習慣英偉達交出超預期業績和數據中心業務增長,任何不及預期的表現都會引發失望情緒。數據中心營收的微幅下滑更提醒我們,如此驚人的增長率終將放緩。


  •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 高級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

在中國市場受限的背景下,英偉達Q2營收和利潤仍均超預期。但即使有如此強勁的超預期表現,其盤後股價仍下跌超過3%——這是一個信號,表明增長速度正在放緩,並導致股價動能減緩。

我們以往在$特斯拉 (TSLA.US)$身上也看到過這種情況,有時他們財務表現強勁,但由於產能開始滿足需求,指引卻在放緩,這最終減緩了增長速度。現在英偉達『僅』以50-55%的速度增長,這遠低於去年100%以上的營收增長。隨着這種勢頭放緩,股票的動能也隨之減弱。不過,其製造業務增速表明,對未來業績指引應能輕鬆達成。


  • Globalt Investments高級投資組合經理Thomas Martin

整體市場上的AI交易仍保持強勁勢頭。英偉達表示需求實在非常、非常旺盛。因此,只要你認同這一觀點,AI交易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AI交易已結束。當出現如此新穎且增長迅猛的事物,加之超大規模企業接連宣佈巨額資本支出計劃,這恰恰證明我們仍處於早期階段。我看不出任何理由需要大幅拋售相關資產。


  • Aptus Capital Advisors股票主管David Wagner

英偉達股價的負面反應似乎有點像是錯誤的下意識反應——該公司按照其指引仍在以逾500億美元的季度營收規模,錄得超過50%的同比增速——這是非凡的,即使對於當前的高估值而言也是如此。我實際上認爲報告中最好的部分是73.5%的毛利率指引,顯示即使在沒有任何中國H20營收的情況下,盈利能力仍具有韌性。我想趁這次英偉達的回調進行買入。


  • PitchBook人工智能高級分析師Dimitri Zabelin

自2022年末人工智能熱潮開始以來,英偉達的業績基本上都超出了預測,其數據中心部門的爆炸性增長推動了這一勢頭。

隨着美國超大規模公司需求的持續擴張,英偉達正在通過轉向主權買家來錨定下一波應用浪潮,從而實現多元化,將各國政府定位爲其硬件的戰略客戶。

PitchBook的對比表分析還顯示,超大規模公司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導者的表現持續優於基準指數,凸顯出隨着政府和加大采購力度,對算力硬件的需求具有持久性。


  • Raymond James Investment Management諮詢解決方案主管Matt Orton

我認爲在塵埃落定後,這(英偉達業績)最終應該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其他交易產生積極的傳導作用,畢竟該領域仍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

對英偉達來說,這更多隻是對預期的校準,但事實上你仍看到了如此強勁的增長,尤其是在數據中心方面,以及所產生的營收絕對數額,我認爲所有這些都表明人工智能資本支出領域仍有廣闊發展空間。

推動令英偉達受益的資本支出,主要來自超大規模企業。但顯然英偉達自身仍在增長,銷售能力強勁。這恰恰凸顯了AI領域的持久韌性——我認爲這些超大規模企業的業務仍將持續加速,英偉達的業績中未見任何放緩跡象。

英偉達的業績將再次證實我們並不處於人工智能泡沫之中。